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瞞報」還是「保守」?一篇論文引發武漢疫情爭議


  文章來源:知識分子

  2019年12月31日,首批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團隊成員抵達武漢,對新型肺炎進行重症救治攻關。1月1日金銀潭醫院現場照片顯示,專家組成員按「空氣傳播隔離措施」進行防範。圖源:醫學界

北京時間1月30日淩晨,美國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線了一篇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病學研究論文,瞬間引發輿論關切。

有批評者認為,論文提到的

但是,真相到底是什麼?

撰文

  01

這篇題為

論文對截至2020年1月22日已報告的、經實驗室確診的425例病例的數據進行了流行病學分析。作者們發現,這些患者的中位年齡為59歲,56%為男性。在2020年1月1日前發病的病例中,55%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相關,而在此後發病的病例中,僅8.6%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相關。病毒的平均潛伏期為5.2天,每例患者平均將感染傳給了另外2.2人。

「根據這一信息,有證據表明,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密切接觸者之間已發生人際傳播。」

另外,這425例患者發病時間被分為了三個階段:1月1日關閉華南海鮮批發市場的日期前發病的患者;1月1日至1月11日(中國CDC向武漢提供RT-PCR試劑的日期)期間發病的患者;1月12日或之後發病的患者。分析顯示,醫務人員在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在三個時間段逐步增加。

「這是第一篇使用大樣本量(425名患者)分析新型冠狀病毒早期傳播的論文。他們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平均潛伏期為5.2天,人傳人率估計為2.2。結果新穎,加深了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了解,將為這種新出現的傳染病的早期發現和預防做出大貢獻。」

  02

然而,這一

浙江大學教授王立銘在微博上評論稱,該研究顯示病毒的人際傳播力2.2,這一數字顯著低於SARS冠狀病毒,也吻合世界衛生組織之前的預測(1.4-2.5)。

但是,他也就該論文提出了更多的問題,「新冠狀人傳人的證據被有意地隱瞞了!」

「從這篇論文的數據來看,國家疾控中心早在一月的頭幾天就掌握了明確的人傳人的證據,那麼從那個時候一直到1月20日這三個星期裏,這個消息是在哪個步驟被掩蓋了?是疾控中心的科學家為了發表論文,對數據密(秘)不外宣?是武漢市政府為了某些需要壓制數據的公開?還是什麼別的情況?」

王立銘的這一質疑迅速在網上得到數萬人的轉發和評論,兩個小時後被刪除。

王立銘質疑的憑證,源於論文中的的圖1:武漢最早的425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的發病情況。

 

圖1顯示了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21日武漢最早的425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確診病例的發病日期。

12月29日,發現病例與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有關;

12月30日,啟動病例追查;

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宣布暴發疫情,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參與調查和應對;

1月1日,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關閉;

1月3日,啟動緊急檢測、病例調查、密切接觸者管理和市場調查,向武漢發布技術指南;國家衛健委通知世界衛生組織及相關國家和地區;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完成基因測序;

1月6日,啟動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二級應急響應;

1月8日,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正式宣布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是此次疫情的病原體;

1月10日,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宣布發布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完成PCR診斷試劑的開發和測試;

1月11日,向武漢提供PCR診斷試劑;

1月13日,中國境外(泰國)報道首例確診病例(來自武漢);

1月15日,升級至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級應急響應(最高級別);國家衛健委發布2019-nCov國家技術指南;

1月16日,武漢啟動嚴格的出省篩查措施,體溫高於37.3攝氏度的人不得出省;

1月19日,中國其他省報告首例確診病例(患者曾到武漢旅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向中國所有省發放檢測試劑;

1月20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被納入中國傳染病法和衛生檢疫法的法定傳染病;

1月2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試劑探針和引物。

王立銘指出,即使用最粗糙的分析,也看得出

圖1顯示,1月2,3日的大多數發病的患者已經顯示出沒有華南海鮮市場的接觸史。

但是,關於新型冠狀病毒人傳人的結論,直到1月20日下午,才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道出。「在廣東有2例肯定是人傳人,因為他們沒去過武漢。但是他的家人得病以後回來傳染給了他。」他還也證實了有醫務人員感染。

」看到這篇文章,我非常吃驚,extremely

而一位做營養學流行病學的科研人員則認為,流行病學回顧性研究的數據采集分析都是滯後的,為何一定要推演到

對於網上的質疑,1月31日上午,中國CDC發表聲明稱,論文是根據截至2020年1月23日上報的425例確診病例(包括15名醫務人員)所做的回顧性分析,所有病例在論文撰寫前已向社會公布。

對於論文提出的

該論文的作者之一、中國CDC主任高福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則回應稱,「這是一篇回顧性分析!12月中旬還不知道是什麼病,病原不清,都是調查四百多例流行病學的推論!Onset(發病)的日子都是推測,這個大家沒有看明白!把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診斷混在一起。」

一位中國的工作人員解釋稱,回顧性研究是從以往臨床工作積累的病例資料中,選擇某一時期同類臨床資料進行整理、分析,以從中總結經驗、找出規律、指導實踐的研究。「因此,是先有結果,由果推因,回顧性總結研究內容。」

對於論文是否為回顧性研究,有專家表示,回顧性研究是收集好病人後,再收集暴露史,他認為該論文屬於橫斷面的病例研究。「因為(這篇論文)在一段時間內,診斷病人的同時,也收集了暴露史。如果他們要研究病人的生存率,可以叫做回顧性前瞻研究,因為暴露已經收集,但死亡還要向前隨訪。」

  03

中國CDC的回應稱,「及時在學術刊物發表調查結果,有助於國內外專業同行及時了解疾病的特征,共同評估和研判疫情,改進防控策略。」

然而,關於該論文,一個普遍的質疑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是否有因為發論文而未能及時公開數據?發表論文是否會影響到數據與其他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分享?

在發表這篇論文之前,《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在1月24日還發表了來自中國研究團隊的論文

值得注意的是,兩篇論文的提交和接收的時間,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網站並沒有顯示。這令很多研究人員不解。一般來說,論文提交和發表的時間,是首發權的重要證明。因此,有人質疑,論文到底是何時寫好並提交的,為何疫情還在發展之中,論文發表的速度已經趕上了新聞的速度。

知情人士告訴《知識分子》,最新發表的論文是在1月27日提交的,而1月24日發表的論文則是在1月21日提交。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在1月27日發表的社論稱,《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正在建立一套適用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暴發相關投稿的操作規範。

」我們將迅速審閱作者投稿,如果計劃發表,我們將加快所有編輯步驟,以便盡快發表。我們鼓勵作者與其他研究者共享本刊發表的所有2019-nCoV相關論文的原始數據。「該社論稱。

另外,該操作規範指出,「我們希望作者盡早與公共衛生管理部門分享重要信息。對於此次的冠狀病毒暴發,經作者同意後,我們會在保密的前提下將作者投稿提供給世界衛生組織。我們也鼓勵作者向預印平台投稿發表論文。」

「論文一定要發的!疫情處理一定是第一位,研究和現場結合,快速提供預防策略。這樣就完美了。」

04

盡管中國CDC的聲明解釋了所有病例在論文撰寫前已向社會公布,但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是:中國CDC是否在何時了解到新型冠狀病毒可人傳人,何時了解到15名醫務人員感染病例?是否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對此,中國CDC的聲明並沒有說明。

不過,在1月31日接受《新京報》采訪時,論文的通訊作者之一、中國CDC的副主任馮子健承認,從「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

關於

」我們最初獲得的27個病例,其中26個病例都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只有1個沒有,所以當時作出患者

他介紹,在最開始的幾天,他們要確定這是不是一個獨立的、新的疾病,還是其他疾病在這個季節、在某個醫院突然出現的聚集性升高。當確定這是一個獨立的、新的疾病後,還需要擴展檢測,搜索是不是還有肺炎特征比較相似但可能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的病例。而在這個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是沒有診斷試劑,無法確定是否為同一個病,

而有了檢測試劑後,早期跡象表明,試劑對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標本陽性檢出率比較低,受此影響,

馮子健同時表示,中國CDC從最早開始,就把它(新型冠狀病毒)當作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來對待,第一時間采取了密切接觸者管理等措施。

他說,對疾病的認識有個過程,公布信息要謹慎,所以從開始的「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

根據中國CDC官網的說明,CDC為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事業單位,共有九大職責,其中包括

」CDC的重要功能和職能之一就是要及時地把收集到的信息,歸納總結反饋給有關疾病防疫部門,有效指導疾病和病毒蔓延,而不是為發所謂有高影響因子的文章。」

而根據《第一財經》的報道,高福表示,回顧性調查的工作正是CDC的職責之一,找到元凶,回顧性調查,指導未來防控。「我們的防控一直沒有停,一個月來大家都沒有覺睡。」

對於中國CDC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現,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流行病學家認為,」中國疾控中心在7天之內成功地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了測序,並將結果推向了國際社會,這令人印象深刻。」

「從發表於425例患者的論文中,高福博士被批評掩蓋了數據,卻沒有在官方網站上報告。據我了解,作為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博士無意掩蓋流行病學數據。政府中可能有一些行政程序,延遲了報告過程。如果不將這些數據發布到國際文獻中,我們可能永遠不知道真正發生了什麼。」

「由於政府和管理部門對預防醫學公共衛生的不重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失去了許多優秀的流行病學家和公共衛生專家。自從這一流行病開始以來,他不是第一組專家也沒有說該病毒不是人傳人傳播。實際上,在全國範圍內爆發疫情的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武漢市政府無法遏制這種流行病,並不斷告訴人們該病並非人傳人,是有限人傳人,在很長時間內,最基本防疫系統和程序沒有得到認真的實施(例如戴口罩)。從實踐的過程中促進了武漢肺炎在本地的社區感染,向全省、全國的擴散。與地方政府相反,高博士在文章評論中清楚地提到了該病毒是人傳人。」

「我個人認為,他可能很難說服他的同事和政府關於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因此發表他的觀點,讓國際社會知道這次疫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以便可以將其反饋給中國。」

而一位病毒學家也認為,「我認為藏著掖著的主要是領導機關,把矛頭完全指向疾控人不太妥當。回顧調查發現12月初就有人傳人,這麼重大的信息應盡早公布,雜志也不會因為你公布就不再發表。我認為作者應該有上報。早一天公布早一天讓科學發揮作用,遲一天則都是罪過。這都是慘痛教訓。」

  05

回溯關於此次武漢疫情,即使多個專家組到武漢考察疫情,但對病毒的認知仍然顯得非常

2019年12月31日,國家衛健委已經派出國家專家組赴武漢指導疫情應對和處置工作。

1月1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李興旺、曹彬和武漢當地的吳文娟、趙建平在武漢金銀潭醫院了解情況。《柳葉刀》1月2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第一批病人,包括疑似患者在內的59例,收入醫院之後全部采取了空氣傳播阻隔措施,這一措施開始的最晚日期為為2019年12月31日。通過圖中的裝備情況,四位專家對病原體的傳染性有一定的警惕和認識。

1月3日,武漢市衛健委發表通報,初步調查表明「未發現明顯的人傳人證據,未發現醫護人員感染」。1月11日,武漢市衛健委的通報在專家解讀中寫道,根據國家、省市專家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次武漢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大部分都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目前沒有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另外,所有密切接觸者包括醫務人員都未發現相關病例。

據最新發表的論文,中國疾控中心於1月3日開始對武漢進一步調查,但此前報告了多少病例,即在1月30日的文章中所說的「最早的病人」,有哪些資料,並不清楚。

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所長徐建國接受《大公報》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看,未發現明顯的人傳人證據,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且沒有發生死亡案例,說明病毒威脅水平有限。徐建國還強調,中國的傳染病控制有多年的積累,絕不會出現因為春運發生大擴散的可能性。

1月9日,病原檢測結果初步評估專家組組長徐建國確認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

1月10日晚,隨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前往武漢的國家醫療專家組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目前病人的病情和整體疫情處於可控狀態,大部分患者病情屬於輕到中度。

另外,武漢市衛健委1月11日的通報稱,自2020年1月3日以後,臨床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沒有發現新感染發病的病人。武漢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這一數字從1月3日一直持續到了15日。

1月15日,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專程赴武漢進一步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1月15日,武漢市衛健委的通報仍然寫道,「現有的調查結果表明,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不能排除有限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目前,正結合臨床和流行病學資料開展進一步研究」。

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至此醫務人員感染未受到應有重視。根據多家媒體披露,武漢市協和醫院神經外科在1月7日為一名69歲病人做了腦外科手術,11日出現發熱症狀和明顯肺部感染,術後5天肺炎症狀惡化。與他接觸的多名醫護人員陸續出現發熱症狀。1月15日,該病患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共導致1名醫生、13名護士被感染。

在此前,公開報道中被感染的醫生還包括武漢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陸俊,於1月15日可能因感染出現發熱、肺部感染等症狀。以及後來被稱為新冠肺炎「吹哨人」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1月8日左右接診發燒患者,當天患者家屬陸續出現發熱症狀,而李文亮本人當天開始咳嗽、第二天發熱,12日高度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住院。

1月8日隨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前往武漢調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北大醫院呼吸科主任王廣發,則在1月16日返京當日出現發熱和呼吸道症狀,21日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

而在回應《新京報》記者關於何時知道醫務人員感染的提問時,馮子健說,是19日鐘南山到武漢後,當地、國家級專家把結果告訴了他,鐘南山20日晚上到北京後,接受媒體采訪披露有醫務人員感染,接著武漢市衛健委作了披露。

馮子健提及的正是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在新聞發布會上所披露:「現在可以說,(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肯定有人傳人現象。」

隨後,武漢市、湖北省的疫情形勢急轉直下,全國多省區市相繼告急。根據丁香園的數據,截至1月31日,中國國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9731例,疑似病例15238例,死亡人數213人,治愈176人。

在中國境外,18個國家發現了82個病例,其中只有7人沒有在中國旅行的曆史,目前無死亡病例。在中國境外有3個國家出現了人際傳播。

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據新京報的訪談披露,1月16日武漢協和醫院首批被感染醫生住院治療,作為CDC副主任,馮子健

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港。早在2019年12月31日,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已經部署防控措施,加強出入境口岸健康監察,並通知前線醫護人員提高警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相繼通過媒體發聲,提醒香港市民是時候提高預防意識及采取加強的預防措施了。

彼時,距離春運開始,還有16天。

  參考資料:

Zhu

Rubin

第一財經。

周琳。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0/0105/400593.html

廖君、黎昌政。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0-01/11/c_1125448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