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疫情發展到現在,下一步該做什麼了?


新型冠狀病毒出現至今,受疫情影響的各地新增很多管理措施,每個人都為控制疫情付出了努力。現在科學家對病毒和疾病了解多少,下一步又該做什麼呢?

傳染病戰略和技術咨詢小組(STAG-IH)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建立,主要職責是提供關於傳染病的獨立分析及建議。近日小組綜合分析了疫情的現有信息,於2020年2月12日在《柳葉刀》發布了關於目前對於疾病的認識和下一步控制措施的建議,以下是其中要點。

新冠病毒的來源與傳播

新冠病毒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冠狀病毒基因相似,但並不一致。一種蝙蝠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基因最為接近。目前認為病毒在2019年11~12月由動物傳至人類。

基因分析顯示,從12月開始,不再有動物持續傳染人類的情況,主要為人傳人。春節期間人員流動性大,人們通過國內及國際旅行將病毒傳播至各地。

目前認為新冠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方式類似普通感冒,如通過打噴嚏或咳嗽時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或通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傳播。SARS曾出現糞-口傳播,現在仍不明確新冠病毒是否存在這種傳播途徑。

疾病特點和嚴重程度

新冠病毒的疾病特征和疫情發展與SARS存在區別。SARS僅在患者出現明顯症狀後才具有傳染性。新冠病毒類似導致人類冬季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可有效在上呼吸道複制,疾病發展較慢。因此感染初期症狀較輕,患者可繼續日常活動並大量播散病毒,導致疫情控制難於SARS

新冠病毒也可在下呼吸道複制,臨床上主要分為三種類型:輕型上呼吸道症狀、不危及生命的肺炎及嚴重肺炎。嚴重肺炎患者通常先出現輕微症狀,7~8天後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並快速惡化,需要進一步生命支持(如呼吸機及體外膜肺氧合等)。

多數人感染新冠病毒後,表現為與季節性流感相似的輕型自限性疾病。嚴重疾病多發生於老年人或有合並症的人群(如糖尿病、肺部疾病、其他慢性病等)。醫護人員感染風險高,疾病可能在醫療健康機構中傳播。

隨著對新冠肺炎了解增多,疾病診斷標准也在不斷變化,因此現在死亡率難以准確計算。需要將所有感染者數據匯總,並進行抗體檢測後才能得出准確死亡率。目前估計死亡率大致為1%~2%,明顯低於SARS死亡率10%

管控及治療措施

武漢市的人員流動限制措施減緩了新冠病毒的國際傳播。當前各國都在通過各種措施盡力切斷一切可能的傳播途徑,以達到全球共同的最終目標:讓新冠肺炎在人類中消失。小組將基於新信息每周重新評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管控措施。

目前尚未批准任何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及抗病毒藥物,主要措施是支持性治療

公共衛生方面的建議

隨著信息的更新及疫情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也會隨時調整。


熱門內容



友善連結

台灣求職網

八方快聞

科學報

健康美食報

新聞摘

旅遊報

歷史報

快摘

時尚娛樂


書籍類

翰林院

經典文庫

時尚書屋

懷恩中醫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