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如果一只貓頭鷹,它生活在洞穴裏,還喜歡屎……


2022年02月19日

看到下面的圖片,你會想起什麼?

圓圓的大眼睛、尖尖的小鼻子、胖胖短短的「胳膊」……

其實,這是存放在山西博物院的一尊鴞卣(xiāo。。。。。。哈哈哈,就知道你不會拼,自己查),出土於商代墓穴。

鴞,即貓頭鷹,是商代人崇拜的圖騰之一。而商代人之所以崇拜貓頭鷹,大多因為貓頭鷹特殊的外表和獨有的生活習性,讓人們感覺到十分神秘。這種神秘感慢慢轉化成一種神聖的宗教情感,於是貓頭鷹便被商代人推崇為神鳥,在很多商代的青銅器上都能尋覓到它們的身影。

貓頭鷹界的大眼萌

從長相來看,鴞卣像極了自然界中小鴞,小鴞是鴞形目鴟鴞科的一個屬,這個屬下面一共就4個物種。而其中一種就是以喜歡牛糞而出名的穴小鴞(Athene

穴小鴞,又稱穴鴞,體長19-25厘米,翼展55厘米,體重170-214克。它有著圓圓的頭,身體纖瘦,腿頗長,臉頰白色,體呈褐色。它有兩道粗粗的白色眉毛,黃色的眼睛,背部、翅膀和胸腹部遍布著白色條紋和斑點。

穴小鴞喜歡開闊的棲息地,它們分布於北美、中美、南美的草原、荒漠、農牧區、園林等地區,也喜歡接近人類居住地附近,如機場和高爾夫球場。

 穴小鴞的全球分布圖,圖片來源wikipedia

穴小鴞喜歡獵食節肢動物,如甲蟲和蝗蟲等。當然,小型哺乳動物如齧齒類,也是穴小鴞的主菜之一。和其他的貓頭鷹不同,穴小鴞有時也吃果實和種子,特別是仙人球或仙人掌果。

穴小鴞是唯一一種生活在地穴裏的貓頭鷹。研究表明,穴鴞其實有鑿洞的能力,但它們總喜歡利用其它哺乳動物的地下巢穴生活。一般情況下,穴小鴞喜歡在黃昏和黎明時出來活動,但在需要哺育雛鳥時,穴小鴞一天24小時都能出穴。

顏值爆表的穴小鴞同樣也遵從著鳥類「一夫一妻制」的法則,但偶爾也會出現2雄1雌的情況。它們每巢能產下4到12枚卵,通常為9枚,雌鳥孵化3-4個星期。小穴小鴞便會誕生。

喜歡牛糞的可不止屎殼郎

大部分穴小鴞棲息地在北美的草原上,那裏常年生活著野牛,而穴小鴞每天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從地穴中走出來,與同樣生活在北美平原的屎殼郎爭搶牛屎。

沒錯,別看穴小鴞長得斯斯文文、可可愛愛,細看兩眼暗送秋波,閃著布靈布靈的光。它在北美平原顧盼左右,死死盯住北美野牛的屁股。

然而,穴小鴞醉翁之意不在酒,新鮮牛糞才是它的目標。鎖定目標後,穴小鴞便會蹦跳著上前,將牛糞割成小塊兒後打包空運回家,然後將牛糞均勻地鋪在穴內和地穴的周圍。

穴小鴞並不愛吃牛屎,而被牛糞吸引而來的「遊客」才是穴小鴞的美味餐食。

牛糞散發出的氣味,會吸引屎殼郎和其他甲蟲等前來一探究竟。當這些小蟲子靠近地穴,穴小鴞便會主動出擊,用喙將它們個個「拿下」。

穴小鴞的一次出行就解決了裝修和溫飽兩大難題,真是一舉兩得啊。

穴小鴞「我想去城市看看」

如今,一部分穴小鴞已經融入到人類生活的城市中,我們也經常能在各大短視頻平台上看到穴小鴞與人類溫馨共處的畫面。

 生活在巴西城市中的穴小鴞,圖片來源gbif

穴小鴞為啥不怕人?

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城市鳥類的驚飛距離比鄉村或野外鳥類短得多,簡單來說就是,比起生活在鄉野的鳥類,生活在城市中的鳥類在面對人類時顯得更加淡定(想想生活中的小麻雀是不是也怕人)。

同時,城市化環境豐富的食物來源,也是很多鳥類選擇定居的原因,在阿根廷開展了一項針對3000對穴小鴞雛鳥的研究,結果表明,棲息在城市裏的穴小鴞,繁殖成功率遠高於生活在鄉野的同類。

2008年至2015年,還有一項針對一家三代生活在阿根廷城市中的穴小鴞的研究,揭示了鳥類驚飛距離的高度遺傳性,也就是說爸爸媽媽不怕人,生下來的娃多半也對人類沒什麼戒心。

當然,這種無「戒心」是好事,似乎也是壞事,畢竟人類能有什麼「壞心眼兒」呢?


熱門內容

友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