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她們會面臨怎樣的困境


母親總是以溫暖、包容、奉獻的形象出現,人們的贊美之詞把母親的形象捧上聖壇,卻不知其背後的辛酸。現代醫學的快速發展為女性減輕了妊娠生產的病痛,但懷孕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美差事。

懷孕周期的十個月內,女性會經曆激素的波動、身體的疼痛、繁瑣的產檢,還有心理上的多重壓力等。在新冠疫情的陰霾之下,社會運轉受到很大影響,而孕產婦的生活更加不容易。

她們面臨著多重壓力

  她們易受到病毒的威脅

為使胎兒不易被母體排斥,孕婦在妊娠期的免疫力往往會下降,呼吸系統更容易感染病毒性炎症,這也讓她們在面對新冠病毒的威脅時十分脆弱。

全球範圍內,在前往醫院門診或在院內住院的孕婦中,約10%孕婦被診斷出新冠病毒感染,以咳嗽和發熱為主要症狀,而在美國疫情較為嚴重,檢出率高於15%。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孕婦,進入ICU與需要有創呼吸機的比例均高於被感染的育齡女性。

她們因此需要更周全的防護

新冠病毒感染合並妊娠,往往會導致早產。接近20%的感染孕婦出現了自發性早產或醫源性早產,該比率也高於未被感染的孕婦。也就是說,她們會在未足月時提前分娩,或是由於繼續妊娠會危害母親和胎兒的健康,醫生不得不給孕期未滿37周的孕婦進行引產或剖宮產。在疫情之下,她們往往需要更周全的防護,來保證易感的身體不受病毒侵擾。

  無法避免的產前檢查

孕婦們還面臨著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產檢。作為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孕婦理應居家隔離、減少去醫院的次數,但為了保證母嬰健康和胎兒發育,產檢無可避免。

正在接受產檢的孕婦

對此,中國優生科學協會的專家曾給出建議,除了孕早期和孕中期的5次產檢必不可少之外,生育風險低的孕婦們可以自行減少產檢次數。有的醫院則通過網絡信息平台發布孕產知識,開展網上預約診療的模式,繼續為孕婦提供服務。

那麼,疫情流行期間居家隔離就能保證健康了嗎?並不是。當英國去年3月末宣布封城後,超過兩千五百萬的英國居民出現了高度焦慮。我國的調查也顯示,由於生活不便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強制居家隔離的人群也有更高的焦慮和抑鬱發病率。

  更多的情緒負擔

懷孕會給女性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還會帶來不少心理上的壓力。10%~30%的女性在孕期內會受到焦慮或抑鬱的困擾,她們在孕期甚至產後的焦慮和抑鬱發病率,也均高於正常人群。

她們面臨多方面壓力,也有著更多的顧慮——比如對母嬰健康的關注、對形體改變的焦慮、對家庭收支的擔憂、來自職場的工作壓力等等。新冠疫情的發生,更是給她們的情緒蒙上一層灰影。

她們往往有著諸多顧慮

歐美多國的調查均發現,疫情期間,增加孕婦焦慮症狀的心理因素,主要是她們對於分娩的擔憂,以及對新冠肺炎的恐懼。我國的調查也發現,疫情發生後孕婦們患心理疾病的風險有所增高,全國近兩萬名孕婦中,44.6%的人群可能患上了抑鬱症,29.2%的人群可能患有焦慮症,並有7.4%的孕婦有過自我傷害或自殺的想法。

孕期的女性,如果可以進行適當的活動鍛煉,得到來自家人的安慰,或來自醫生的建議和疏導,她們的不良情緒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部分地區開通了全天候服務的心理熱線,也是為了能及時回應人們的求助。

心理學家伊什拉格曾處理多起電話求助

聯合國人口基金設立的心理健康呼叫中心,在疫情期間所接到的電話也要比往常更多。16歲的也門女孩瑪爾瓦曾撥打求助熱線,疫情期間生活拮據,暴力相向的父親還逼迫她嫁給了一位年長的男人,讓她生活在無盡的焦慮與恐慌中。

面對這樣的危機,呼叫中心不僅給她提供了多次遠程心理支持課程,還幫助輔導治療她父親的偏執症。他們的積極介入,讓不少弱勢群體得到及時的關注,人們的負面情緒也被有效化解。

  來自家庭的支持或壓力

家庭支持與社會支持是不良情緒的緩沖劑。相比起已婚或與伴侶一同居住的孕婦,獨自度過妊娠期的孕婦更容易出現情感障礙。她們不僅要經曆著孕期並發症,承擔著自己與胎兒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在產後還要面臨育兒的窘境。

如何正確進行母乳喂養,如何在沒有親戚保姆的幫助下帶小孩,如何在疫情失業或待業的狀態下養活自己和孩子……她們面臨著諸多問題。如若家中還有其他孩子需要照顧,媽媽們的付出往往會更多。

她們往往承擔著照顧孩子的重任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範圍內近12億的學生受到了疫情影響。沒有了「社會托兒所」,

  親密伴侶的暴力

而疫情還為女性的生活帶來了另一個潛在的風險,即來自親密伴侶的暴力。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封城或居家隔離的生活讓遭受暴力的女性狀況變得更糟糕。加拿大救助熱線的來電增加了30%~50%,而西班牙在2020年3月封城後的五天內,就有一名瓦倫西亞的母親在孩子的面前被自己的丈夫殺害。在埃塞爾比亞的懷孕婦女中,約7%的孕產婦報告自己受到了來自親密伴侶的暴力。

對她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疫情的發生,讓部分受害女性求助無門。有些遭受虐待的孕婦是在去醫院產檢或治療時才得到救助,部分國家地區也為這些女性設置了專門的救助站,但實際上,主動報告和接受救助的婦女數量要少於實際遭受暴力的婦女數量。

意大利為女性提供了一個性別暴力庇護所,他們發現自疫情以來,線上求助的女性增加了74.5%,其中,四分之三的女性受害者並不是首次尋求救助的,僅僅有四分之一的受害者是首次呼叫,而2018年的數據顯示,當年首次求助的女性占到78.0%。

  關注新冠之下的她們

一年過去,人們在逐漸適應新冠病毒給生活帶來的各種變化,醫院的診療手段逐漸成熟,疫苗的生產研發在繼續,應對危機的舉措在進一步完善。我們滿懷信心地認為疫情終將過去,但懷孕女性面臨的困境卻仍未到頭。

背後是無數辛酸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提到,如今的女性,通過在教育與經濟上的改變,不再受到生育職能的限制,「它呈現為一種自願承受的負擔」。

如果女性懷孕生產的負擔,社會不能共同分擔,那麼生育能力之於女性就是承重的鐐銬。過去她們一直帶著鐐銬起舞,未來何時才能卸下?在疫情之下,希望我們可以守望相助,讓懷孕的媽媽們從家庭與社會中得到更多的支持。

你的關注,也是對她們的幫助

新年伊始,比爾·蓋茨夫婦寫下了蓋茨基金會的2021年度公開信。疫情期間,他們聚焦全球健康,持續關注弱勢群體,分享了他們關於慈善工作的思考。點擊「閱讀原文」,來聽聽他們的分享。2021年,我們休戚與共。


熱門內容

友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