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厭惡螺螄粉臭味的人,更不容易得傳染病?


撰文

面對同樣的食物,或者同樣的衛生條件,不同的人會產生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更容易產生厭惡感,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衛生條件落後的環境裏,這種機制能夠保護他們免受病原體的侵襲。

圖片來源:Pexels

你喜歡螺螄粉、臭豆腐之類的重口味食物嗎?還是聞到這樣的氣味就犯惡心?從演化的角度上講,厭惡感是一種保護機制,能夠阻止我們吃下被汙染的食物。最近,一項研究為這個假設提供了堅實的支持證據。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華盛頓州立大學等高校的研究團隊分析了南美洲的舒阿人(Shuar),發現在經濟不發達、接近原始社會的環境裏,那些更容易產生厭惡感的人感染病原體的水平較低。該研究於

  適度挑剔有益健康

達爾文曾在

這項最新研究調查了厄瓜多爾中部到南部地區、處於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

研究團隊將一個用於評估物體惡心程度的量表進行了本地化改編,然後對舒阿人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病原體厭惡敏感度(pathogen

接下來,研究者分析了參與者們的血樣和糞便樣本,分析其中和急性免疫反應相關的分子標記物。與生活在發達國家的人群不同,舒阿人中慢性感染的患病率較低,因此這些標記物能夠反映身體感染細菌或病毒的情況。

「在厭惡量表中得分較高的個體,免疫活躍的水平較低。」研究共同作者、俄勒岡大學的生物人類學家

  城裏人確實更「矯情」

有趣的是,該研究還發現厭惡敏感度和環境有關。和那些住進水泥房子、能獲取清潔水源的舒阿人相比,生活環境簡陋的舒阿人比較不容易產生厭惡感。

對此,研究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科羅拉多大學的人類學家

換言之,厭惡的感覺在演化過程中發生了環境校准(environmental

個體厭惡水平對環境的變化是比較敏感的。研究末位作者、俄勒岡大學的

如果厭惡具備如此重要的作用,為什麼今天許多文化中仍然保留著對重口味發酵食物的愛呢?文化的影響力當然是一個重要因素,再說這類食物也並非一無是處。在發酵過程中,食物要麼變質,要麼質變——過往研究發現許多發酵食物中含有抗氧化成分,以及有助於抵禦高血壓、糖尿病的物質,還有對健康有益的菌群。這些收益足以改變我們對食物的印象,發酵帶來的特殊氣味也就從


熱門內容

友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