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銀河系外的行星,可能首次被人類找到了


ESA,

  在2800萬光年之外,我們首次找到了銀河系外行星?一項最新研究有可能讓我們找到搜尋行星的新思路。

LeWolszczan)和戴爾·弗萊爾(Dale

  從海王星到第一顆太陽系外行星(簡稱系外行星),人們苦苦追尋了近一個半世紀;而從後者到找到第一顆銀河系外行星,我們可能只用了不到30年。近日公開於預印本平台arXiv的一篇論文宣布:利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望遠鏡的數據,研究人員在2800萬光年外的渦狀星系,發現了一顆略小於土星的行星。

  銀河系內的搜尋

  在1992年首次確認系外行星的存在之後,天文學家搜索系外行星的步伐從未放緩。截至目前,在3213個恒星系統中,人們已經確認發現了4348顆系外行星,此外還有超過5000顆待確認。這其中,淩星法和徑向速度法是搜索系外行星的主要手段。

  淩星法是基於這樣的情景:當一顆行星掠過恒星表面,由於行星遮擋住恒星發出的一部分光線,這時地球觀測者眼中的恒星自然會變得黯淡了。當然,原理看似簡單,但實際觀測並不容易。由於恒星的體積往往遠遠超過了其行星,因此恒星亮度的下降微乎其微。例如,當一顆類似地球的行星經過類太陽恒星時,恒星的亮度只會下降約萬分之一。因此,只有足夠精密的探測器,才能捕捉到這樣微弱的變化。

  能夠實現這類觀測的,正是2009年發射升空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近10年的觀測壽命中,開普勒望遠鏡發現了2662顆系外行星。而在其退役之後,淩星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成為繼承者,在更廣闊的視野、更遙遠的距離繼續尋找系外行星。

年,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不過,目前找到的這近萬顆行星(及候選天體)無一例外,都位於銀河系中。當這些在銀河系中為我們取得豐碩成果的手段應用於銀河系外時,卻都變得無能為力。這一困境不難理解:無論是淩星法,還是徑向速度法,這些變化的幅度本就微弱,放在更遙遠的其他星系中,就更加難以觀測。

  X射線淩星法

Di

  這項觀測的原理其實與開普勒望遠鏡相似,都是淩星法——不過,信號源從可見光換成了明亮的X射線源。在銀河系之外,明亮的X射線源主要源自X射線雙星系統。這類系統由一顆普通恒星和一個大質量恒星的遺骸(例如黑洞或中子星)構成。後者巨大的引力能夠吸積伴星的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吸積盤將釋放X射線。

  這類X射線信號之所以能夠用於尋找銀河系外行星,一個原因在於,它們蘊涵的能量巨大(例如此次信號的亮度就是太陽各波段總和的約100萬倍);更重要的是,在X射線淩星現象中,恒星亮度變化十分明顯。在正常的淩星現象中,由於整個恒星都在釋放輻射,因此途經的行星只能遮擋住一小部分光線。相比之下,X射線的發射區域集中在狹小的吸積盤,當行星經過時,甚至可以將X射線完全遮住,這時X射線源如同經曆了一次「日全食」。

Galaxy)中,找到了一個期待已久的信號。這組信號屬於名為一個M51-ULS-1的雙星系統:在持續3個小時的時間內,X射線的亮度如下圖所示,呈現出U型曲線,這正是淩星現象的特征。此外,在中間的20~30分鐘內,X射線信號完全消失了。

  X射線亮度的U型曲線(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當然研究人員也意識到,除了途經的行星,還有其他因素也可能造成類似的亮度變化。例如,吸積過程自身受到擾動,從而出現亮度變化;X射線雙星自身性質的變化,使得X射線源在一段時間內被關閉;或者,經過X射線源的不是行星,而是一顆體型較小的恒星(例如白矮星)。

  正常情況及被遮擋時的X射線源(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不過,根據亮度曲線的變化特征以及其他天文學限制,這些選項被研究者逐一排除。因此,最大的可能性浮出水面:有一顆行星(命名為M51-ULS-1b)正在半徑數十億千米的軌道上,圍繞這個雙星系統運行。根據計算,M51-ULS-1b的體積略小於土星。

  值得一提的是,這可以說是一項遲到了近8年的發現。這個信號早在2012年就被錢德拉望遠鏡捕捉到,但一度被埋藏在大量數據中,並沒有受到格外的關注。直到迪斯蒂法諾等人開始關於銀河系外行星的研究,其意義才凸顯出來。

  不過,現在要說確定發現了銀河系外行星還為時尚早。目前這篇論文剛剛被上傳至預印本網站,尚未通過同行評議從而正式發表。如果最終得到證實,這將是我們認識宇宙的重要進展,我們尋找行星的範圍也將被大幅拓寬。同時,這也為尋找銀河系內的類地行星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始論文:

The


熱門內容

友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