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史前考古又有新發現!5項成果揭示早期中國文明基因


9月24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河北康保興隆遺址、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等五項考古工作新成果。

據介紹,這五項考古工作新成果從聚落組織、信仰習俗、動植物遺存、出土遺物、宮城建築、古城遺址等方面的考古研究,填補了史前考古中國的多項空白,多維度揭示了早期中國的文明基因,對研究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河北康保興隆遺址

填補壩上地區史前考古空白

興隆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康保縣照陽河鎮興隆村東南,地屬長城以北冀蒙交界的壩上高原。遺址坐落於季節性河流賽圪墶溝西岸一低山南側緩坡上,遺址於2016年壩上地區區域系統調查時發現。

2018至2019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發掘,發掘總面積約1100平米。

興隆遺址主發掘區航拍圖

據介紹,興隆遺址主體堆積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初步判斷,其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至少可以分為四期——

第一至第三期的年代距今約8500至7000年,揭露的遺跡以房址居多,還有一座室內葬合葬墓,出土遺物中石器以大量磨盤、磨棒、打制石器和細石器為主,陶器以尖圜底釜、筒形罐和板狀器為代表,麻點紋盛行,此外還有精致的骨角牙蚌器,以骨柄石刀和小裝飾品為主。

第四期遺存年代距今5800至5200年,遺跡主要以類「灶」石圈、細石片堆和圓坑墓為代表。此期遺物以圓坑墓隨葬品為主,骨角牙質的小裝飾品為代表,其中微型石珠和馬鹿牙串飾較為特殊,後者常見於舊石器時代以來的歐亞草原地區。

專家認為,興隆遺址堆積複雜,發現了大量能反映其獨特文化面貌的出土遺物,其中第一至三期遺存及周邊其他同類遺址代表了一種新的考古學文化,具有填補壩上地區史前考古空白的價值。

浙江餘姚井頭山遺址

迄今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

井頭山遺址位於浙江餘姚三七市鎮,臨近河姆渡遺址和田螺山遺址,2013年10月發現,文化堆積以海洋軟體動物貝殼為主要包含物,埋藏深度達5至1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主動性發掘。

出土海洋軟體動物貝殼

經考古發現,村落居住區外側活動台地、廢棄物傾倒區、食物和工具加工區以及灘塗區等聚落要素,並發現露天燒火坑、近海岸的食物儲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區等遺跡。

遺址出土大量遺物,分為人工制品和動植物、礦物遺存。人工制品有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達300多件。動物遺存中包括海生貝殼和漁獵動物骨骸。植物遺存中最多的是廢木材和儲藏坑中的麻櫟果、橡子等,礦物遺存以膠結牡蠣殼的大量碎塊礁石為主。

據介紹,井頭山遺址埋深5至10米,是迄今浙江和長三角地區首個沿海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專家認為,井頭山遺址的發掘是中國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對研究中國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環境變遷研究具有重大價值。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

發現迄今史前最大夯土建築基址

陶寺遺址有著明確的功能分區,其中宮殿區作為大型都邑類遺址最為核心的功能區一直是學界關注的區域,也是陶寺遺址都城性質最重要最直接的要素之一。

 遺址發掘現場

自2013年至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持續對陶寺遺址疑似宮城城牆進行解剖發掘,曆時5年逐步確認了陶寺遺址近13萬平方米宮城的存在,並較為全面地揭露了南東門址和東南拐角處的側門。

2018年至2019年度的發掘工作重點是全面揭露宮城內最大面積的宮殿建築,發掘總面積2880平方米。

據介紹,發掘確認了三排柱網結構的大型宮室建築的規模、結構、年代等問題。該宮室建築台體約520餘平方米,基址之上殘留有三排18個柱洞,柱洞底部均有柱礎石,有些礎石周邊填有石塊,同時,大型宮室建築以北也發現有夯土基礎。

專家認為,陶寺遺址宮城內大型夯土建築基址的發掘取得的重要收獲,意義重大。發掘進一步確認了宮城內面積近8000平方米的最大宮殿建築的存在,是迄今史前時期最大的夯土建築基址。

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

發現迄今長江中遊規模最大祭祀場所

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遊新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都邑性聚落,在距今約5900至3800年主體時段內,遺址的文化與聚落經曆了初興、強盛、漸變、突變及衰落等階段性變化。

2014至2019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等聯合組成石家河考古隊,對石家河遺址群及外圍9平方公裏的區域進行了系統勘探,相繼在石家河遺址群的印信台、譚家嶺、三房灣等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

譚家嶺出土神人頭像

根據考古發掘,以譚家嶺大型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場所、譚家嶺高等級斂玉葬、三房灣專業制陶作坊等重大發現最為矚目。

據介紹,譚家嶺古城城垣內面積達17萬平方米,遠大於同時期同文化性質的其他遺址,是石家河作為長江中遊文化中心的重要開端,也是後來的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礎。

印信台大型祭祀場所揭露了石家河文化晚期5座人工堆築的黃土台基,在台基周圍還發現多組套缸遺跡及100多座含甕棺、扣碗、倒扣缸等特殊的祭祀遺跡,是迄今長江中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祭祀場所。

專家認為,譚家嶺古城的發現,將石家河遺址作為長江中遊文化中心的年代提前至距今5500年,而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發現,提示遺址的中心地位可能延續至新石器時代末期和夏紀年時期。

陝西石峁及寨山石城遺址

21座墓葬為研究文明演進提供新材料

陝西石峁周邊龍山時代石城聚落的調查和發掘是石峁大遺址考古工作和「考古中國」重大課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詳細調查龍山石城20餘座,涉及榆林地區黃甫川、石馬川、窟野河、禿尾河、佳蘆河等黃河一級支流。

南城牆外立面及馬面

從目前發現來看,石城是石峁文化的典型聚落特征,規模差異明顯,從數千平米到400萬平米,體現了石峁王國內部的聚落等級分化。府穀寨山石城便是在此學術背景下發現和確認的。

府穀寨山石城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府穀縣田家寨鎮王沙峁行政村寨山自然村,地處石馬川中遊。除石砌城牆、馬面、核心台基外,寨山石城最為重要的發現是21座石峁文化墓葬。墓葬等級區分明顯、形制特征鮮明、器物組合典型,為研究石峁文化墓葬提供了豐富的新材料。

專家認為,石峁文化石城遺址和寨山墓葬顯示出獨特的文化特征和明顯的等級差異,為石峁文化的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是探討河套地區社會結構和文明化進程的重要資料。


熱門內容

友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