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別的,只要科學

新冠疫苗研發仍需一年,打不打疫苗是社會心理學問題


直播入口:十一出行該如何做好防護?張文宏在線解答

專題:未來會好嗎?張文宏說傳染

新浪科技訊

而關於世界範圍內的疫苗研發工作,張文宏表示,至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

他說,疫苗什麼時候上市直接關系今年秋冬大家應該怎麼過,但實際上,世界範圍內的第一波疫情還未結束。但中國從四月底至今,一直保持著一個穩定的狀態,外防輸入一直做得比較好。在我們已經打了6個月的「預防戰」,中國的外防輸入的長度整體上不會變,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也不會變。

「但我和很多醫務工作者,依舊保持著100%的緊繃。」張文宏說。很多部門的持久性工作已經非常地疲勞了,但相較1-4月份,大家的工作壓力已經有所減輕。張文宏注意到,全國各地很多部門都准備好了持久戰的准備。

而關於病毒變異是否會影響疫苗使用效果,張文宏認為很多聲稱的二次感染是很難和「複陽」做區別,所以是不能作數的。還有其他很多原因會導致康複患者的核酸結果呈陽性。目前全球有3000萬,但能確定是二次感染的只有兩例。

張文宏還表示,已經有疫苗可以提供能夠維持相當長時間抗體,這說明病毒並沒有發生非常快的變化,我們還沒有看到病毒快速變異方面的壞消息。

對於剛出來的疫苗能不能打的問題,張文宏認為,三期臨床研究結束之前,都屬於疫苗的緊急接種,對於某些具有風險的人群是要打的。比如要出國讀書,要去到為流行地區的人群。但對於在國內正常生活的群眾,就可以看情況選擇打或不打,觀望一下疫苗臨床研究風險評估的結果、疫苗上市之後再打也可以。至於疫苗之後是否需要強制性接種,還有待確定,這決定於疫苗的價格、中國面臨的風險、老百姓的接受程度等因素。

張文宏認為,打不打疫苗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心理學問題。在疫情控制較好的時候,選擇打疫苗的人群自然會少一些,而一旦疫情再次流行,打疫苗的人群就會增加。這一社會心理學問題很難有一個准確的答案,除非上升到戰略性問題,目前來說對於高危人群,比如醫務工作者,老人小孩等,還是有接種的必要。

8月15日,由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帶領的華山感染團隊聯合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張文宏說傳染》發布。據介紹,《張文宏說傳染》是面向大眾、零醫學門檻的國民健康科普書,從傳染病的前世今生、傳染病知識小科普等3種視角進行全方位解讀,將7大分類、28種傳染病一次性講透,解惑近200個問答,讓大家了解到自己生活的各個場景中隱藏的敵人。「希望大家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地認識傳染病和人類的關系,擺正自己的心態,而且學會怎麼跟它過招,從而能夠非常健康地生活著」。


熱門內容

友善連結